学子心声

主张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毛泽东思想永远不过时

 

PB02001069万相伟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产生、发展并成熟起来的正确理论。毫无疑问,毛泽东思想在指导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和进行土地革命中,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它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革命的真理。然而,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却是任何条件下的普遍真理,永远不过时。它要求人们客观地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仍有指导意义。下面仅以我身边的事例谈一点感受。

我来自湖北东北部的一个平常的农村。那里属于丘陵地带,既没有华北大平原的一碧万顷,也没有江南山区高峻挺拔的气势,总的看来,它没有任何特色。因此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篇章中没有留下什么辉煌业绩。然而,作为一个在那里生活过的人,我觉得大蒜应该可以称作我们那里的一种土特产吧!小的时候,每到清明前后,蒜苔一出来,人们便整天忙碌起来。那时蒜苔可以说是土地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一种恩惠,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农产品。当时种蒜多的农户每年有将近一半的收入来自它。尤其刚开始时,蒜苔的价格比后来高出三四倍,所以那时当地几乎没有人把它当菜,而是都卖给了商贩。每年的那个时候,东北的大商贩每天都会开来好几辆大卡车前来收购,蒜苔几乎供不应求,人们年复一年的种植着。后来我去外地读高中,每逢农忙时,都恰巧不在家,渐渐地,我对农村的一些具体变化就不再是那么熟悉了。但每次回家我都能感受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村子里越来越宁静,经济越来越萧条,人们越来越追求价格高(而不是价值高)的商品,农作物价格却越来越低。农民辛苦了一年,收获了不少,却卖不上价钱,蒜苔也不例外。今年9月份来科大之前,正是快要播种的季节,人们讨论的话题不是种多少蒜苔而是要不要种。一打听,原来是因为去年的蒜苔变成了垃圾,卖不出去了。以前从东北来的大商贩都因当地广泛采用了塑料大棚,已经能够自给自足,所以就不再南下采购了。剩下的小商贩又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量,由此产品过量以致价格下降卖不出去。

我想:如果我们那里的农民能够利用现代传媒和信息知识去了解自己的产品结构和产品销售状况;如果与外地商贩联系的当地人能够提前了解到产品产销情况;如果当地政府部门能够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事先给予指导,多一些调查研究,多一些实地了解,也就不会给农民造成如此惨重的损失。一句话,如果当地农民、商贩或政府部门都能够汲取教训,事先调查和了解产品的销路,并由此决定是否种植以及种植多少,播种前不知所措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也反映出毛泽东思想关于“先调查而后才有发言权”的合理性。如果当地乡镇官员能够真正领悟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本着实事求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农民预测市场,应该对农村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万般变化,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无处不显示出其伟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在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宏伟大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仍需要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并时时反省自己,以期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