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心声

不 懈 的 接 力

——党的建设

                                PB02007217  黄 迁 

 

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何以由小到大、以弱胜强?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最主要的法宝。” 进入了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手中还有什么法宝来应对复杂的当代现实社会,保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来带领人民走向富裕、领导国家走向富强呢?那应该还是毛泽东倡导的党的建设。

1942年延安运动开整风之先河。延安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而其中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任务,延安整风使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走向胜利。建国后1950年的整风运动,1951——1952年的“三反”运动,1954年及1957年的“整党”运动,1964年的“四清”运动乃至1966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些都是毛泽东对党建问题重视的表现。不管方式怎样,结果如何,毛泽东的用心是极其良苦的,那就是通过整风使中国共产党真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建设是革命的法宝,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把它发扬光大。

历史发展似乎都有自己的一定规律,这种规律就是当权的“周期率”。汉代历22代皇帝,426年;唐代历23代皇帝,289年;宋代历18代皇帝,319年;明代历17代皇帝,276年;清代历12代皇帝,295年。刚开始时,一个朝代在逆境中成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生死存亡,在乎每个细节。稍不小心,一个闪失就会使一个新政权灭亡。所以新政权中的当权者都小心谨慎,奋发图强。但当新政权得以巩固,政局稳定后,当权者很容易就忘乎所以,渐渐将一个政权带向消亡。天道循环,廉洁得久了,就要出现腐败;腐败得人们难以忍受了,就要群起荡而平之。这就是朝代更迭的“周期率”。非洲有一种塔蚁,用自己的唾液伴以某种面粉似的物质,构筑成高达数米的塔巢,蚁塔既是巢穴,又可食用。巢内有一个母蚁和若干公蚁,只管生育;建塔和采集食物,全由工蚁操劳。工蚁孽生得很快,渐成一寄生群体,几年后其数量便会多于工蚁。这一来,工蚁会把贮存的食物全部吃光。接着疯狂地啃食巢体,直至塔巢坍塌,成为这一群落的集体坟墓。灾后,少数幸存者另起炉灶,重新建巢、繁衍,在重复一次上述悲剧。这种由新而衰,再到覆灭的往复,很像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试想孙中山创立的国民党,当初何等生气勃勃,令人拥戴,仅仅几十年,它就垮了。

中国共产党和过去的封建当权者当然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共产党有着自己很多的优越性,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尽管如此,但如果腐败等问题在党内得不到解决,也是会垮掉的。苏联的解体、苏联共产党的下场早已给中国共产党敲响了警钟。

1945年7月初,黄炎培等五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访问延安,曾问过毛泽东怎样解决这个“周期率”,毛泽东当时很自信,回答黄炎培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路就是民主。只有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并在这个原则指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在民主和集中的关系上,毛泽东总是把民主放在前头。他说过,民主集中的方法,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这是群众路线在党内的体现。因此,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集中就是集中正确的意见。集中指导全党路线、方针、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党内的纪律。中国共产党过去的确是这样做了,否则不可能成为执政党。如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也是问题多多,一个个豆腐渣工程,令人心寒。赵州桥,经历了千年风雨,仍然屹立不倒,而工程技术不知高出古代多少倍的当代,为什么会有些桥才经历十几年甚至几年时间,便会从中断裂呢?还有一些党员干部收入和他们所做出的贡献明显不成正比,豪华别墅、高级轿车,这些都是你的劳动所得吗?还有一些暗箱操作,回扣,奢侈消费等行为,这些都是法律赋予你的权利吗?

现今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与过去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已有很大的不同,各方面思想的影响,使人们的头脑要比过去“复杂”得多了。过去几十年大家吃不饱、穿不好,但只要国家一声号令,我们就能把裤腰带一紧,硬是把卫星送上天,把原子弹研制出来。其实,人们能这样做,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当时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看到一个个党员一腔热血,为人民群众不辞辛劳地工作,群众自然产生极大的信任感,只要共产党让咱干的事,肯定是为了我们好。高度的信任感促使全国上下的高度团结,当然能创造很多奇迹。正所谓上行下效,现今的许多党员自身的行为不检,腐败行为让群众看在眼里,让人们怎么能信服共产党?

重塑共产党人的形象,端正共产党人的作风已迫在眉睫。不然,共产党也很难逃出“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显著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及周围同志的正确态度。理论联系实际,共产党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也是党的一贯的思想和作风。其实质问题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工作作风方面的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党人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要“从群从中来,到群众中去”,与最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之所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武器,既是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方法,也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当代社会,这三大优良作风若能真正发挥作用,将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无穷的动力。

新时期领导人江泽民同志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对共产党人的要求,要让共产党人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于党建工作具体内容有:(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提高了,才能真正了解党员的职责,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五)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也是群众最敏感的问题。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内容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但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关键要通过党建把以上六点落到实处。

从毛泽东时代到当今社会,中国共产党人都意识到党建的重要性。共产党人是有魄力的,他们正在积极改进党的建设,他们有信心将中国引向更美好的明天,跳出“周期率”的旋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