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02206211许贞锦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生活充满期待与憧憬。大学自由、紧张而且刺激,但还是有一些问题令人担忧。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下降,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普遍存在的。还有一些关于资助贫困生的问题。
第一,大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我们一周有“大学生思想道德与修养”与“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各一次,我觉得只靠这两节课是不够的。很多同学因为学业负担重,经常逃课,但学生负担重不能成为逃课的理由。为什么像科大这样的名牌学校里也有偷东西之类的事发生,而且几乎每天都有,这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在中学时代没有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他本人对道德之类的东西并不在乎,可以考虑每间自习室里都安装监视器。只靠一周两节思想修养课想改变一个人的道德是比较困难的。但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大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大学生道德意识的淡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学校应深入地进行教育,且采取相应对策。
大学生急功近利和自私自利也是比较严重的现象。科大的出国率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但有很多人只肯出国赚钱而不肯回国报效祖国。出国学习对增长自己学术能力与素质,开阔眼界是很有帮助的,这无可厚非,但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建设祖国,我想学校应对这个问题进行关注,不然会影响我们学校在国内的影响力。还有一点就是学生对政治的不在乎与不关心。大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并不意味着没有时间关注政治,在食堂可以用几分钟时间看一张报纸,也可以订阅比较有影响力的报刊杂志,睡觉之前与午睡之前读一读。在食堂里经常放一些新闻之类的电视节目也有助于唤起大学生对政治的关心。
第二,关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以提高竞争力,这是正常的,但太大的压力会使学生身心受到影响。在大学生中,因过度紧张或承受太大的压力而造成失眠的现象比较严重,长期失眠可能导致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等问题,因此不可小视。科大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名校,学生学习刻苦也是出了名的。想在科大生存就必须面对压力,但也要会调节自己,做到“尽力而为,无怨无悔。”不必刻意强求,大学不像初中、高中,不用太费劲就能拿到第一第二,来到这里的人大多是在高中里名列前茅,总想拿第一只能加重压力,无助于学习,而且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做到无愧我心的程度就可以了。如果还是心理有问题可以去找找心理医生或老师、学长等谈心,以求帮助。总之心理健康对个人的生活至关重要,为什么有的大学会有压力过大而自杀的学生,心理不健康而毒害与自己竞争的对手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而不能及时调节而造成的。
还有一些人因上大学之后失去了原来在高中时的学习优势或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而失望,以致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还有人因为成绩差而自甘堕落,整天沉迷于电脑,上网,打游戏,我想学校对这些人应给予关注。
大学生因恋爱而影响学习的例子屡见不鲜,有的出于好奇心,也有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爱情是一个大学生的人生道路上迟早要经历的重要的课题,摆正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就要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大学生活的意义在于通过学习把自己培养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前提下,如果把爱情的追求置于学业之上,并为此耗费大量精力,将有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把学业放在首位,只有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才能使爱情的力量成为促进学习的动力,而学习的成功又会使爱情得到巩固和发展。
大学生来自祖国各地,因为有些地方经济比较发达而有些比较落后,因此大学生中家境的差异很大。有些家庭富裕的学生花钱如流水,因没有父母的监护与约束,花钱不会节制。在那些贫困生面前,他们会有一种优越感,甚至看不起他们。其实家里有钱只能说明父母的能力,而不是他本人,他们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而到处炫耀。也有一些贫困生因家境不好而时常感到自卑,因此,不喜欢或怕与别人交往,其实这没必要,如前所述,这不是他们的错,况且他们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改变现状。
还有一点就是有些学生因学习太繁重而忽视课外活动以及娱乐、锻炼等。其实学习越紧,越要注意劳逸结合,因为不如此,长期之后会支撑不住的,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终生的,这个问题必须重视,越是名校学习压力越严重,我觉得科大也存在这些问题。学习刻苦是好事,但一定要使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及锻炼。
其实增进心理与身体健康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我审视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人生难免有失败的时候,不用惊慌失措。还要加强自我调节能力,确立合理的需要和远大的理想,学会疏导不良情绪。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考试失利,恋爱受挫,人际冲突等均会引起焦虑,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必须及时疏导,宣泄。方法有合理宣泄、注意转移、目标升华等。还可以积极参加课余活动以丰富大学生活而且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课余活动形式多样,包括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学术交流等。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可以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最后还可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通过心理咨询,找出正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摆脱困境的对策,从而恢复心理平衡。
最后,想对资助贫困生的问题谈一些我的想法。我们班47个人,有3个人拿到每年两千元的助学金,我觉得这是不够的。申请助学金的同学们的家境都不是很好,有9个人。有的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父母都是农民,且家中还有患病者。其实科大为贫困生设立的助学金是全国高校中比较多的。可见其它高校中也有很多贫困生得为经济问题担心。高校为他们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取报酬,这可以补贴在校期间的一些开支,但在科大这样学习任务十分重的大学里,还要抽出时间去“勤工”,不知道精力可不可以跟得上,我觉得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可以考虑将勤工助学活动放到寒暑假,适当提高强度,我想这不会对他们的学习有太大的影响。还有科大有很多奖学金,可以减少其中一些像新生奖学金等,发给家境不太好的学生。新生奖学金获奖面高达45%,我觉得不用这么多。其实我本人拿到了500元的新生奖学金,但我想只凭高考成绩而发如此多的奖学金还不如增加助学金。发新生奖学金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鼓励参加高考的人多报考我校,但不知道自己高考发挥得怎样的情况下,肯冒险的人我想不会太多的。我想新生奖学金以获奖面20%左右就基本上可以了。这样可以增加10%左右的助学金。总之,我想还可以有很多渠道给贫困学生以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大学生活里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总体来说大学生活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在大学期间健康成长为今后的事业腾飞打下良好基础,是每一个走进大学校门的青年面临的人生课题,我们应好好把握,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