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心声

高等教育的现状及未来之计算机与教育

 

PB02000658 少年班 邓自立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说:“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的确,教育需要现代化,而说到现代化就不得不提到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的应用早已经深入了社会的各行各业,计算机的普及也在迅猛的发展,而计算机的教育情况却并不是很令人满意的。

现状: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不足。

现在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却远远落后与其他行业,这是中国教育现状中的一大不足,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应该有所改进。计算机教育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中小学生接受的计算机教育太少。

现在的中小学,特别是较落后一点的地区,计算机教育基本为零。大多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所谓的计算机课也就是讲讲理论,而基本上不会让学生上机。学生几乎是电脑盲,就以我本人为例子,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许多WINDOS的基本操作都不会,打字速度也很慢(打这篇文章就花了我很长时间),所以不能很好的利用学校提供的计算机资源,学习C语言也比较吃力。于是,我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补这一课,而且没有老师,只能靠自己摸索。虽然说自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但是应该有一定的基础,学起来才会比较顺手。我还算比较幸运的,那些进了不是很好的大学的人,也许还要等到工作或者更久才能基本上了解电脑。而在这个信息时代里,不懂得利用计算机的人也许比文盲好不到那里去。

2.很多学校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

就连中科大这样的国家一流大学,老师用多媒体讲课的也很少,更不用说那些中小学了。绝大多数的教师是靠黑板和粉笔来工作,每天从事极其繁重、机械又重复的劳动,而且课堂效率很低,不容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始终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培养人才,是不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教学更能够是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学习更轻松,效果更好。

为什么计算机在教育界的发展这么落后呢?这主要的是个观念问题。许多学校把计算机看作是一门应付的课程,甚至认为计算机总是在某种程度上跟游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看社会上那些计算机培训多么热门就知道学校在这方面做得有多不够了,这本来是应该在学校完成的课程,但很多人却不得不花钱去接受那些并不怎么正规的教育。

所以我认为计算机的教育应该加强,首先是中小学,至少应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概况、工作原理、特点与应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多媒体基础知识;DOS、WINDOWS实用操作,简单程序的运行与软件安装,文件管理,控制面板,汉字输入,使用附件,多媒体功能及打印管理等;掌握一种文书处理软件(如WORD)掌握一种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或数据库管理软件(如ACCESS);了解网上信息发布与获得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讲一点C语言的知识)。这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在初级水平的要求上,中小学生可以很轻松的完成的,而且这些都是必须知道的内容。只有这样打好基础,才能让高等教育真正做到现代化,网络化。然后,前景就会比较光明了。

未来:计算机的教育前途光明

计算机必定在将来的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我在这里做几个简单的设想:

1.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上课

上课前老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制作成网页、课件;上课时老师交待课堂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主动寻求所需要的知识;然后老师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上课方式使得学生主动学习,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重点解决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从而避免了以往课堂上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学生没事可干、没有掌握前一部分知识的学生又听不懂的局面。网络课堂可以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允许一部分同学先行一步,就象社会主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这样,教学效率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2.利用网络先进的技术上课

网络课上老师将部分课堂任务用BBS或电子邮件发布,同学们用BBS或在线聊天进行课堂交流,用BBS或电子邮件的形式交课堂作业。网络有先进的BBS、在线聊天等技术,它为各个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学生在网络中既可以接受老师的教导,又可以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不会影响课堂秩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调整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当然,现阶段使用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师生利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的技能相差很大。不能排除有些同学有很好的观点,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不清楚,反而影响课堂效率的现象存在(所以这就更迫切需要中小学的计算机课程到位),另一方面如果学生的思想觉悟不够,会造成很多学生不是在上课而是在上网聊天或者其他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会被一一解决,教育的现代化、网络化将是不可阻挡的。

以上观点,有很多片面和不足之处。望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