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02013073 赵博涵 PB02013015宋黎明
在目前中国大陆,在校大学生做家教逐渐变成一种社会风气,不少大一新生刚入学就做家教。在校大学生做家教的目的也多种多样,有的是为经济要求,有的为体验生活,也有赶时髦而工作的。从这些现象中,我们也看出一些问题。
在合肥地区的一项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在校大学生做家教的目标都直接与经济需求挂钩。合肥地区家教收费大概为每小时10元到25元左右,具体收费以大学生所在学校的档次为标准。比如中国科技大的学生可以收到每小时20元甚至更高,而其它一些大学生却只能收到10元左右。在合肥家教市场有一个明显的现象,中国科技大学生身边是人不断,而档次较低的学校学生有时等待一天也无人问津。更有意思的是,几乎每一个主顾出现在家教市场上都会有一大群学生主动上前去寻问,但这其中科技大学生极少。类似合肥地区的情况在全国其它地区也同样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名牌大学生做家教收费甚至可以超过100元每小时,而且供不应求。由此可见中国家教市场上竞争已相当激烈,并且竞争者之间的优劣势已有较统一的衡量标准。
以上情况实际并不奇怪,自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经济状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人收入差距明显增大,高素质人才受到尊重,收入不断提高,同时也对学历较低的求职人员增加了更高的难度。改革开放之初,中专毕业生分配火热,九十年代初,中专生开始被冷落,大学生求职还比较容易,而当今,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已供大于求,而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和研究生依然是供不应求。可见学历已成为当今中国求职者主要条件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招聘单位对求职者学历的要求已不再是以工作的需要为依据,而是一种淘汰大批求职者的手段。
在当今中国大陆,职业竞争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各种旧体制的弊病已随之显现出来,再加之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低于求职者的增加速度,所以结构性下岗失业现象已较严重,失业人数不断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大陆的失业人数已超过4000万,而这个数字已超过了欧洲失业人数总和与韩国在业人数总和,而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还会有大批各方面较落后的企业倒闭破产,失业人数在一定时期内还会继续增加,这就使得求职者对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曾经在电影上有这样一个镜头,一辆某建筑队的招工汽车在劳动力市场刚一刹车,就有一大群民工冲上前去,这已是真实的写照。还有一个例子,深圳某家公司招聘普通白领职员两名,而竟有一千四百多人报名竞争。可见,对就业总体压力在不断增大的高校学生来说,毕业甚至就意味着失业。
中国现已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将继续推进改革与扩大开放,尤其是表现在经济方面,但加入世贸虽然是机遇但也是挑战,首先中国金融方面就存在较大的弊病,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掩藏着危机,世界很多经济发达国家若银行呆帐坏帐占总资金比率超过百分之十,就会引发经济危机,而据内部统计,中国的银行呆坏帐比率已突破警戒线,若不是政府对经济有较强的干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而面对中国加入世贸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必须逐步减弱对经济的干预,这样就会揭开旧体制的伤疤。必然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失业下岗正是其中最主要的体现。现在银行系统已开始逐步建立较为健全的管理经营机制,但裁员也是一个步骤。银行职员的业绩考察与业务考试已变得较频繁,不合格者则面临下岗的危险。这使下岗裁员过程也变为一个激烈的职业竞争过程,若要在这场竞争中不被淘汰,竞争者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可见,无论是求职上岗还是下岗裁员,都充满了对职业的竞争,当今中国正是因为这种激烈竞争的存在,使整个社会的成员都有一种竞争意识,在校大学生做家教正是受这种竞争意识的影响,他们之间在家教市场上的竞争也正是当今中国职业竞争的一个缩影。
面对如此激烈的职业竞争,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每年流向社会的大量高校毕业生不但失业人员之间相互形成压力,而且自身内部也充满对职业的竞争,而且近几年高校不断扩大招生,本科学历毕业生都已变得极为普通,这样每年都必然有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学校内的竞争,考试的淘汰模式与现在社会的竞争,求职的淘汰模式相比,后者淘汰模式是更残酷,被淘汰的后果很可能是面临生存问题,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大批无业人员露宿街头的现象已很严重。各种社会问题由于大批失业人员面对生存问题而恶化,盗窃,抢劫,杀人,黑社会等现象的加剧对我国已敲响了警钟,解决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已成功闭幕,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验与教训,并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做了布置。大会上还选出了新一任的领导集体,向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能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前提下,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其中解决就业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在十六大上也讨论过,就业问题与计划生育,国民经济,社会问题,人口素质,旧体制转变,新政策的出台等诸多因素相关联。因此,如何能协调好各方面因素,把旧体制转变过程中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对新一位领导集体是一个考验。不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骄人成绩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职业竞争压力会有所缓解,就业问题终将得到解决。中国也将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