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心声

关于中国农村就业问题的一些看法

 

PB01006086胡 

 

一、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现状

当前,人们最关心和担心的社会问题是什么?根据一些单位的社会调查,失业和下岗已经逐步上升到了第一位。

就业是一个历史问题和世界问题。不久前,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全球就业议程》强调,创造就业机会不再是经济政策的“副产品”,而应是宏观经济战略和国家政策的总目标。大家知道,国家的宏观政策主要有四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中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并受到特别重视的是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这四项指标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不同时期各有偏重,但实现充分就业始终处于优先地位。这是因为,失业率的攀升必然导致部分群众的基本生活陷于困境,由此制约需求,影响经济增长,并成为社会和政治稳定的消极因素。

对我国来说,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和严峻。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需求极其庞大。就业不能赤手空拳,必须配备其他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但是,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3,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均不足10%,而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却占世界总量的26%。失业问题的逐步凸现,有其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城市劳动者一度包办,让“三个人的活五个人来干”;包不下就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同时实行城乡分割,禁止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僵局不攻自破。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中,部分职工下岗,原先的隐性失业变得透明了。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按照“十五”规划可能将升至4.5%。实际失业率,据中国社科院2002年度《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披露,可能已达7%的警戒线。有人估计,实现全民充分就业或许要与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步。

二、解决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对策

1、提高劳动力的社会需求

1)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内需,带动就业增长是解决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只有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避免经济衰退,才能有效避免出现大规模失业浪潮。既然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那么经济的波动、下滑就是造成失业的最大威胁。在导致失业问题上,最严重的是经济危机。过去资本主义所出现的大规模的失业浪潮都是与经济危机相联系的,即使是当代也不例外。过去人们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现象,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危机。现在看来,情况未必如此。经济危机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更多。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并不意味可以完全避免经济危机。

2)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劳动就业机会的增加。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大量民工在城市挣钱,在农村花钱,降低了城市的有效需求,制约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化步伐,不仅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同时还有其他综合效果,比如,有利于计划生育,有利于抑制一些不合理的消费,有利于改变人们许多的陈旧观念等等。

3)缩短劳动时间,在未来适当时期全面实施6小时工作制。

劳动者增加的业余时间,可以用来充实提高自己,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劳动者素质。更重要的是,缩短劳动时间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满足更多的就业需求。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强制企业不能对企业富余人员排挤过快。而事实上,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和自主经营,政企分开,就无法长期如此。然而,如果实行每天四班制,就可以容纳更多人就业。“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是对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能让三个人有饭吃,让另外两个人饿死。

4)积极扶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劳动力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是必须的和必然的。虽然我们不赞成把“节省资本、多用劳动”作为工业化技术路线,但仍然赞成通过各种政策优惠来鼓励民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广大中小企业主要以吸收劳动力为主,注意从政策上进行扶持,结合地区发展差距和人口分布状况,进行引导。例如可以考虑在中西部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采取免除国税或降低国税的特殊优惠政策,以综合地解决就业问题,地区发展差距问题、人口问题等等。

2、减少劳动力供给,降低社会劳动参与率

1)转变部分劳动力的社会参与模式、引导部分女性劳动力不就业或阶段性就业。

过去认为妇女解放的唯一道路就是同男子一样参加社会劳动。转变妇女就业模式并不是要所有妇女全部回家,更不是强迫妇女必须回家,而是通过舆论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进而转变妇女的社会参与模式。对此,社会各界争议很大,根本问题是要正确处理家庭公平与性别公平的矛盾。我个人认为,比较而言,每个家庭回去一个劳动力比部分家庭劳动力全部回家要合理。

2)强化劳动力的社会管理。

提前退休和退而不休是当前中国就业领域中普遍存在而又极不正常的现象。中国的退休年龄在世界上是较低的,它是几十年前规定的制度,随着中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可是许多单位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不得不进一步提前退休。其结果是大量的退而不休。从单位的微观看,提前退休缓解了单位的人员压力,但从社会的宏观看,他们仍然占据就业岗位,必须予以解除。中国的童工问题非常突出,从就业的角度讲,保护少儿,禁用童工,其实也是在保护成人的就业机会。

3)全面实施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

可以学习北欧“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以社区为依托,失业人员先到社区进行登记,不登记视为无就业意愿或已经就业:所有登记在册的人员必须参加培训,提高他们的重新就业能力,只有参加登记并参加培训的人员才能视为失业者。并有资格领取失业救济。在对失业下岗人员培训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培训创业者。

中央已将就业工作摆到战略地位并提出若干措施。我认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举措。国家要切实采取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创办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为此,必须降低非公有企业准入的门槛,并给予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对一些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新闻、出版、网吧、酒吧等领域,必须突破制度上的障碍,实行开放政策,促进非公有经济适度发展,扩大就业,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就业的路子将越来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