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心声

我看改革中下岗失业现象

 

PB01023041陈志翔

 

讲到下岗、失业,我就深有感触,因为我正是一名来自下岗家庭的学生。1996年我的母亲下岗了,家里经济一度陷入困境,那时我才14岁,曾经天真地想: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人有饭吃,为什么这些年经济持续发展,下岗失业的职工反而增多了?

六年多过去了,我从一名小学生,成长为一名科大的本科生。在我的身边,既有越来越多的工人下岗,也有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在成长过程中,我渐渐明白了很多道理,也发现不少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通过政府计划,实行统包统分,不管企业需要与否,国家每年都强制性安排大量人员进入企业,人浮于事,缺乏效率成为企业的普遍现象;同时,我国每年新增的适龄劳动人口不低于1000万,加上现有的1400多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以及1.5亿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构成巨大的就业压力,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大量职工下岗,也增大了其重新就业的难度。

下岗失业现象的存在,既是历史遗留的老问题,也是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如果不改革,下岗失业问题可能一时不会如此突出,但是,它会带来整个经济发展的停滞和倒退,反而造成更加严重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下岗失业是前进中的问题,是通过改革发展可以逐步解决的问题。

1998年,母亲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再就业,开了一家食杂店。正是从母亲四年多的开店经历中,我体会到了再就业的艰辛,政府对再就业的支持,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开店是艰辛的。高中三年,每当中午、下午放学,我都得在店中干活,由于是居民区,三五十斤的大米得一层一层地送,啤酒得一箱一箱地扛,一般得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停下做功课,一月下来,毛收入大约有六百多元,但国税50元,地税34元,工商行政管理费50元,卫生防疫费20元,房租300元,净收入不到200元;每年防疫站体检交72元,还得年年买四套白色工作服(约150元),不合理的收费太重了。中央下达的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在基层贯彻得很不理想,特别是对于集体企业下岗人员更加苛刻,不予发放下岗证、失业证,无法享受税务减免,这些都是转变就业机制中存在的突出而又实际的问题。

我认为,在现在的情况下,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失业保险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下岗失业者,政府一方面要提供救济,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体系,使劳动者在失业时生活能有所保障。目前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的“两个确保”工作(即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已取得了让人较为满意的程度。但广大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尚无法保障(去年七月我参加了“三下乡”服务团,我们到六安市舒城县桃溪镇及周边的几个镇、村、乡,调查三农问题,发现在农村基层问题还是比较大的)。在建立健全社保体系和社保制度外,建立和完善劳动者教育培训机制,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与再就业机制也至关重要。

希望各级党和政府能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特别是在刚成立的新政府任期中,做好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这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改革毕竟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但我相信,广大人民还是跟我的家庭一样,理解并且支持政府的改革,并且希望政府能千方百计解决好再就业问题,为人民办实事。

以上就是结合我及我的家庭浅谈我国的下岗失业现象,毕竟经历了,多少是有些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