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01203043肖 新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2003年三四月份爆发的“非典”疫情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严竣的挑战。这一突发性灾难正是对我国2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抗冲击能力的全面检验。
1、政府和企业应战“非典”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非典”的爆发不仅仅是一次健康危机,它直接损害了我国进出口贸易、旅游业、餐饮业、民航、交通能源等行业,造成了城市就业水平降低、政府财政负担加重、进出口贸易受损。
以我国传统贸易的最大盛会广交会为例,参会人员与成交额与去年相比大幅减少,分别下降了70.82%和80.28%。自“非典”爆发以来,我国旅游业遭受重创。国内旅游收入几乎损失80%。外国旅游团几乎全部停止。另外,民航、铁路、公路的旅客周转量明显下降。有些地区呈现出商业和餐饮业萧条的景象。
面对来势汹汹的非典,我国政府和企业沉着应战。在我国20多年来打下的良好的经济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在抗击“非典”的同时,抓好经济建设,已取得显著效果。很多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利用市场规律捕捉商机。人们虽不再去大商场和超市,但采用电话定购和互联网采购。不少商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开通电话定购热线,增加了网上交易商品种类,增加了送货人员,以保证及时高效地送货上门。同时,由于刷卡式消费能减少接触,一些商业银行抓住商机,推出了更高效、更科学的办理银行卡的举措,刷卡式消费不断升温。
“非典”的爆发,使得整个社会对卫生医药以及保健产品的需求激增。相关领域的企业采取了高度灵活的应变措施调整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加紧生产紧缺物资。
受“非典”影响,不少外商直接业务的洽谈被取消。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无需人员往来的互联网贸易优势凸显,在广交会上,网上交易就占去13亿美元,占总交易额的39%,充分体现了网络贸易的潜力。
在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我国政府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显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格外重要。
一方面,政府将人民的生命财产放在首位,集中人力国力研制治疗“非典”药物和疫苗,组织各地企业加紧生产抗“非典”产品。同时保证市场充足的货源供应,保障人民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依然紧抓经济建设不放,尤其是在第三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下,抓好第二产业,保证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在疫情较严重的北京,中关村内各高科技企业依然在加紧生产,丝毫没有半点松懈。在上海,工业企业干得热火朝天。上海各区政府及时分析重要经济数据,并动态了解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寻找对策。
在政府有力的宏观调控和各企业灵活的应变调整下,我国经济发展较为稳定,没有出现严重的衰退迹象。
2、由抗击非典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突如其来的“非典”是对我国二十多年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考验。
二十多年前,中国开始全面改革。已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企业强大的生产能力、充足的商品储备、政府灵活有力的宏观调控,正是我国二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好映证。
可以设想,如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面对“非典”,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各企业面临“非典”,想要扩大生产,想要研制新产品,都必须一级一级向上申请,等待上面批,必然误事。而国家计委面对全国各地错综复杂的疫情,要组织生产以及产品调拔,恐怕再多的人也很难真正做到合理调配。
从这次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国经济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彻底改变了过去供给不足的局面,物质储备较为丰裕,因此在面临突发性灾难时,就显得游刃有余。企业已具有较大的经营生产自主权,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企业自身的素质已有了很大提高,很多企业都能根据市场来调整自己,体现出很强的应变能力。
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现成效。邓小平曾说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在这次抗击“非典”中,我国政府充分调动了全国力量来抗“非典”,从科学界到工业界、商业界等各界人士,都将抗击非典当成了头等大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非典”引起恐慌,人们争购商品,不法商贩哄抬物价时,政府又出面平抑物价,通过调拔物资,保证市场供应,充分体现了在市场“失灵”时,政府灵活有力的宏观调控是何等重要。同时政府又抓紧经济建设不松懈,保证第二产业的生产,努力帮助第三产业恢复元气,使我国经济能够尽快摆脱“非典”的影响,保持快速增长。
当我们充满信心地抗击“非典”,力争夺取最后胜利的时候,我们不禁会由衷感到党中央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是何等的英明而有远见。事实再次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3、由抗击非典看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足
虽然在抗击“非典”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得以显现。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在非典时期,信息化的作用突出显现。然而,我国由于底子薄,基础差,能真正实现信息化的企业和城市不多。这次非典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必将使信息产业在下一阶段有较大发展。
2、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应变和决策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面临“非典”的冲击,有些企业因为墨守陈规,不能灵活应对,而在“非典”冲击下跨掉。尤其是服务业,如果不能不断推陈出新,提供更多灵活有用的服务,就难逃被社会淘汰的厄运。
3、我国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建设有待加强。这次非典的爆发充分反映了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以后,我国应该加快有关领域的建设。
经过“非典“的洗礼,我们更加坚定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念,并坚信只要沿着这条光辉大道走下去,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