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01204036黄 珊
1978年12月,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今,二十余年已经过去,对于在这个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我们来说,所有的变化似乎只是理所当然,对于改革初期所经历的种种艰辛,并没有多少感性的认识。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对那段过去有多多少少的一点了解,其中最深刻的则是那掷地有声的八个大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闭幕时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正是在这次讲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到如今,人们“解放思想”的素质与从前相比无疑是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二十年前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现在已变得司空见惯。正因为有了“解放思想”,才有了今天日新月异的变化。就拿通信来说,曾几何时,一部固定电话是多少家庭不敢奢望的梦想,而从固定电话到BP机再到现在铺天盖地的手机,我们又只用了多少时间?
然而,“行百步者半九十”,“解放思想”毕竟只是这精髓的一半,没有了后半句“实事求是”的保证,就不成其为精髓,“解放”的思想也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想。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1900多年前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的一句:“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朝颜师古注“实事求是”四字,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因此,实事求是本意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这句古老的话在新时代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告诉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实事求是并不意味着一味谦虚,甚至妄自菲薄,更不是妄自尊大,自以为是。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了整个社会的当今,存在着太多吸引我们目光的东西,很多人在大千世界之中迷失了自我,人浮于事,盲目追求从金钱到权力以及其他的种种效益,却很难静下心去思考,去探求事物的本质,去“求是”。
曾经有段被整整一个时代的人烂熟于心,现在却已几乎被大多数人所忘却的话:“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碌碌无为”,它批判的不仅仅是“无为”,更有前面的“碌碌”,“碌碌”而“无为”,这样的人生即使是所谓“充实”的,却又有什么意义?
从我们现在的角色——大学生来看,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基本目的似乎只是为了挣得几个学分,为了通过几门课程,为了拿得学位找一个好工作。然而,在这样的目的之下,我们很难真正静下心来学些什么,当时间渐渐流逝,我们也如愿做到了这一切,可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却错过了那些真正的学习的乐趣。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写到这里,不禁想到前段时间曾经在媒体上被议论纷纷的一则新闻,说某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或是为了什么别的目的,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强行规定每门课的考试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人不及格,而有几门不及格者便要受到包括退学在内的处分云云。我在网上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觉得很不可思议。本来,一份试卷便不足以决定学生的素质,而每个班中的学生素质分布如何更不是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比例便可以决定的。我们从这个规定中很容易便想到,如果一个班的学生学得都很好,只是为了一个“比例”而淘汰一批人,这样的“淘汰”难道真的有意义?这只是让人觉得是在以一种让人不能接受的方式剥夺着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诚然,我们不应该搞“大锅饭”,让每个人都可以不经努力轻松过关。但是,也不应该以一个硬性的比例强制性使一部分人不过关。更何况,这样人为地制造“竞争”也很难说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多少好处。
当然,我并不是教育专家,所以也并没有什么资格来对一所大学的人才选拔措施说三道四,不过,在看到网上很多人留下的评论时,我发现,和我有相同的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那也许,我这样的想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吧。
从这个例子再回到“求是”,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这样的措施实在是太“表面化”了一点,并没有抓住竞争的本质,更没有,或者很少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单纯地从管理者本身的愿望出发。愿望虽好,却没有“实事求是”。这样的措施,也许促进了学生“竞争”的念头,却使得他们更难静下心来,从一门学科的实际出发,去研究,探求其中更深层次的问题。
由此再扩大范围,看看我们身边的人,看看他们的人生历程,其中有多少是为了“求是”而努力呢?很多人只是在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奋斗,在人生的路上匆匆赶路,却从未停下来看看身边的风景。而那些已经得其所愿,终于到达奋斗终点的人,在他们到达的那一瞬间,又何尝不感到些许空虚呢?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实事求是”,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学习态度,不仅仅是句空洞的政治口号,其中包含的,更有对待人生的哲理。
人的一生只一次,这仅有而宝贵的一生该怎样度过,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若是不能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一步步从头做起,纵然有冲天的豪情,终究也只会像泡沫般湮灭。而若是只盯着目标一味猛冲,却不思考,不“求是”,最终也只是南辕北辙,越来越背离自己的目的,只能以迷茫和遗憾来为自己的行为画上句点。
既要解放思想,更要实事求是,这就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后我最深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