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心声

改革创新,有勇有谋——谈我对邓小平理论的一点认识

 

PB01204088李 

 

由于邓小平同志一直说着和我一样的方言,从小到大我对他都怀着一股亲切感,就像邻家的爷爷。新闻联播上他多年不变的乡音,他慈蔼的笑容,坚定有力的步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如他的伟大功绩。我的父亲就是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虽然我没有在他的熏陶下对邓小平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从父亲对邓小平的崇敬我明白了他对中国的影响。近些日子,我认真学习了邓小平文选及相关书籍,发现邓小平理论不仅指导中国的改革与创新,而且他的理论之中包含着生活的道理。

邓小平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人,只要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对的,是有理有据的,就会不顾一切的去坚持,并试图说服周围的人们。最有代表的例子就是1978年3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后,他首先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还提出要尽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这之后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政策,引发了全国人民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人们从“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中解放出来,走上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道。这几十年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的增强,充分证实了当初的解放思想的正确性。

“大胆改革,大胆尝试,摒弃错误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我所理解的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下面就两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感情。

1)实事求是,头脑清醒

我对这一点感触颇深。邓小平是一代革命前辈,十多岁就留洋深造,二十多岁就当大官,带领革命军队南征北战,从一个战场转移到另一个战场,历经生死考验,新中国不就是大胆闯出来的,从实践中,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摸索出来的吗!陈独秀,王明等都犯了错误,毛泽东等人就是从他们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赶快改正,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毛泽东在延安早就写下了“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但是晚年犯了一些错误,就是因为背离了实事求是。邓小平三次被打倒,三次站起来,无论境况如何,他始终不停止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深入研究。他的坚持带来了1978年的“实事求是”。他一生保持共产党的这一优良传统。所以我领悟到要改革,要创新,必须头脑清醒,不能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失去原则。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出生在80年代,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从小到大,备受呵护,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几乎没有受过苦,个个都像是温室里培养的花朵,没见过大风大浪,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都经常会不知所措。这样的我们能成为祖国的重要建设者吗?所以我们更应该多学习前辈的思想、精神,增加我们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我真担心,将来到我们去建设祖国,治理祖国的时候,能不能像邓小平同志要求的那样:高瞻远瞩、脚踏实地。

比如最简单的例子,填写高考志愿时,我总是听别人的,有人说这所大学好,有人说其实这所大学师资弱,那所大学不错,高中老师说上名牌,父母说要念将来待遇高的专业,同学说要去大城市,朋友说学校要漂亮……众说纷纭,我自己也糊涂了,志愿改来改去,考了两年才勉强进了科大,当时高兴啊,终于上大学了,不管什么学校,总之不用再念高中了。问问大学里的同学,大家好像当初都不是很明确地为了某个目的要来科大,要么是因为科大名列前茅,自己分数差不多,或者就是想离开家,出来闯一闯,又或者心血来潮,看见科大的海报很漂亮等等。只有为数很少的同学是为了来学习他们感兴趣的学科,如物理。

可见大部分都是挺盲目的,不知道以什么为标准,什么才是自己最重要的,这点和邓爷爷比起来就差远了,也许我们年纪还小,学的还不够多,所以我们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实事求是的观点,找准目标,头脑清醒的去实现它。

2)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还有一点,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至少我自己身上也挺欠缺的,那就是勇气。用邓小平自己的话说就是:“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用简洁的语言富有鼓舞性地激励大家勇敢改革,勇敢尝试。其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说它是生活哲理一点也不过分!

看看我们周围:企业,学校,家庭……任何改革都是需要勇气的。海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多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实现全球营业额723亿元,实现海外营业额10亿美元。

就是这样一个已经很具规模的大型企业,却一直在创新,一直在改革。从来没有满足现状,不求进取。为应对网络经济和加入WT0的挑战,海尔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资金流的运动,加快了与用户零距离、产品零库存和零营运成本“三个零”目标的实现。业务流程再造使海尔在整合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资源,目前,海尔物流、商流、制造系统等都己在全球范围内开始社会化运做。2002年海尔创造新的资源,在家居、通讯、软件、金融等领域大展身手。

看看海尔的发展主题吧:创新、速度、SBU。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敢于不断创新,不断改革的企业会越来越成功。

再看看我们周围,勇于尝试,乐于创新的人总是比较容易接受新思想,也容易成功。只要我们每一个人放开思想包袱,大胆尝试,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我有一个好朋友丹,她一直很羞怯,最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讲话。可是她却偏偏考上了师范院校,这意味着她将有可能在讲台上度过她的一生。实习前,她打来电话告诉我她是多么地害怕和紧张,真想逃掉,或者转系。我想起刚好前不久去省体育馆听了现在很出名的英语演讲家李阳的现场演讲,听他讲了自己的故事,于是将这个故事讲给丹听:

李阳,兰州大学毕业。在校期间曾13门功课不及格,英语四级第一次没过。当他意识到不能这样下去时,便开始疯狂学英语,就在那时,他发明了他的看家本领:吼叫学英语。第二次四级他考了全校第二。这次成功让他对自己信心倍增,于是他决心改掉自己人前羞涩的毛病。他让同学帮他贴出他的英语学习经验报告会的海报,逼自己走上讲台。

据李阳自己说,当时他紧张得浑身发抖,甚至中间去洗手间将当晚吃过的东西吐出来,就是这样的一次大胆尝试,成了他事业的起点,实现了人生的飞跃。从此他对英语演讲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以英语为业,成为一位出色的口语专家。他甚至还教外国人学习“疯狂中文”。

    丹回信告诉我这个故事给了她很大的鼓舞,她终于勇敢地面对了她的实习,而结果是老师同学对她上课的表现都很满意。她很感谢我。其实她应该感谢李阳,感谢这种大胆的尝试。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人仍受着条条框框的限制。或者对自己没自信不敢尝试。如果不及时端正态度,就会使我们拘泥于过去,使自己处于不利之地。个人事小,关系到国家大事时,如果还畏首畏尾,左顾右盼,或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没有人象邓小平同志那样站出来大呼改革,那么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无法想象。我想父亲之所以那么崇敬邓小平,可能就是敬佩他的睿智和胆量吧。他在那么大的年龄还能提出这么富有活力的思想。

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带领我们走上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道。我们这一代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继续贯彻执行实事求是的思想,大胆地尝试,大胆地闯,同时结合我们的朝气和掌握的知识,相信我们也会打造出一片蔚蓝的天空。生活中,也要作一个乐于创新的人,将这一理念渗入我们的思想,化做具体的行动,作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