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01204002 佟昊翔
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个理论的提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进行再认识的成果和总结。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的基石,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出发。由此,深入理解“初级阶段论”的内在精神实质和方法论意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是个时间和历史概念,它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在时间上还定位在历史发展的“初级阶段”。这就必须反对那种超越历史阶段的倾向,坚持循序渐进的历史主义,既要从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出发,现实地、历史地提出问题和看待问题,又要由此深入细致和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训,就是过去曾错误地提出一些超越阶段的任务和政策,犯“左”的急性病,没有真正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成功,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做了科学定位,并由此采取相应的办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个空间概念,它表明“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从哲学的空间观来看,社会主义的运动和发展只有在中国现实的空间上予以定位,才有可能把握它的特色。这就必须反对只从外国模式出发来分析解决中国问题的倾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来分析解决中国的问题:既要考虑问题的民族性、区域性和地域性,又要以问题发生的地点为转移,具体区别不同地方的不同情况。由此来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其中一条就是以前我们曾一味照搬苏联模式,结果付出沉重代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而获得了长足发展。
凡事都要有个度的把握,不可急于求成,切忌过犹不及。小到处理身边的琐碎事务,大至制定治国方针,作决定时,心中都要有一把尺子,只有做到恰到好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了一件事。就如“增之一分太长,减之一分太短;敷粉太白,施朱太赤”,达到这个标准,方可称之为美人一样。
从身边的事说起:先说学习。大学里的学习主要靠自觉,12年的中小学的学习生活中,一直有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几点起床,几点上自习,今天学什么,做什么,都是安排好了的,我们只要照做就好了。现在,时间都由自己来支配,怎么分配呢?
自觉性较差的,难免懒散松懈,以致成绩滑坡,太上进的又对自己要求太严,早晨早早起床背单词,晚上熄灯之后还要借着一盏小小的应急灯开夜车,好像吃饭睡觉都是在浪费时间,每天把自己的那根弦绷得紧紧的,结果眼镜的度数急剧上升,身体的健康状况急剧下降,早晚会把自己拖垮。这些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直接原因就是我们不能把握适度的原则,不知道怎样才能学习休闲两者兼顾。
再说交友。对大多数人来说,交友都是一件既简单又困难的事。说它简单,一个人独自出游,旅途中无聊枯燥,与邻座的人聊聊天,两个人也就认识了。谈到投缘之处,互换联系方式,哦,巧了,同城人,以后常联系。一个朋友就这么交下了。说它困难,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里没有宣扬“人心唯危”说的意思,只是想说想了解一个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正的朋友互相了解,互相依靠,只知道了彼此的简历,又怎么能称得上是朋友呢?如果想深入了解一个人,成为他的朋友,除了要真诚相待,还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这就需要一个度的把握。朋友做错事了,既不能因为他是朋友而姑息,也不能加之暴风骤雨般的责备,怎么做才可以既不伤害他又可以让他知错而改,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可以看到,如果不能把握好适度原则,和我们切身相关的事就处理不好,同样,如果不能把握好适度原则,许多国家大事也会一团糟,那可就严重了。
当前,对外经济合作提供资料的活动愈来愈多、愈来愈普遍。新的形势,使保密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对外经济合作提供资料的保密问题,使保密工作更好地适应对外经济合作的需要。其中一条原则就是适度的原则。所谓。‘适度”’,就是指在同意对外提供资料的情况下,根据具体需要提供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掌握好对外提供资料的数量和时机。这是对外经济合作提供资料保密工作在细节处理的要求。就好比要想烧制出一件精美的瓷器,除了要有塑造方面的高超技艺外,还必须懂得看“火候”。而对外提供资料中的“火候”,就是把握提供的数量、时机的问题。什么时候提供合适?分几次提供合适?每次提供多少合适?都要视客观需要而定,都要有科学的依据,以防止个别合作对象以“合作”为借口,骗取我经济、科技情报,确保对外经济合作的圆满实现。
盂子说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所以“孔子圣之时者也”。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辈乎?把握适度原则,慎之,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