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01009022 刘 韧
转眼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已经快要结束了,但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有义务也有这个需要将这门课学好。每当我在课堂看到老师所放的教育片时,我总是思绪缤纷复杂,有对祖国一片大好河山的骄傲,有对中国发展曲折路线的感慨,有对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的高瞻远瞩的折服,也有对中国现在的光明前景的欣喜……于是,带着这万分思绪,带着一丝对课程快要结束的留念,我写下了这篇结业论文。
一、关于“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
2000年2月21日至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围绕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两个题目进行调研。在广东考察时,江泽民同志强调,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就是“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1、生产力——社会进退与否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的先进政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从它诞生以来的一切奋斗,都是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而进行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正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件事情一定要死把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党的工作的根本标准。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一点,是党坚持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
总结党的历史,我们也曾有过忽视生产力发展的时期,比如“文化大革命”中,曾经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一味追求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和企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结果遭到严重挫折。但从党的历史长河看,我们党在本质上是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历史告诉我们: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不断胜利,违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2、文化——民族精神的帆舵
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里明确的为先进文化下了定义。许多学者断言,文化是历史上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是人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模式。文化像血脉一样,熔铸在总体文明的各个层面,自发地左右着人的各种行动。正因如此,文化的变迁及转型总是人的世界的最深层的变革,是人的根本生存方式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历史中,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先后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它倡导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引导广大人民团结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它立足于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创造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能不能反映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一个国家、政党生命力之所在。
3、人民根本利益——国家富强的重要保证
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在忠实地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斗争中,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曾指出:“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相信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一部党的历史,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由于我们党坚持了正确的群众路线,始终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也遇到不少挫折,但都顺利地走过来了。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性。
二、实践“三个代表”,当好革命接班人
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领域,人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的生命进程是无法被左右的。自然,远航中总要有交班替换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直接决定着下一段航程的好坏。
邓小平同志早在“南方谈话”中,曾就此语重心长的指出:“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几代人身上,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我们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要把共产党教育好,要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现在还不放心啊!”
如何接好革命班,我们认为要从青年抓起。而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政治素质,从来都直接关系着青年做出成就的大小。就像党的思想建设从来都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占第一位一样,精神境界高尚、思想政治素质优良,我们的行动就能够始终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就能够始终成为社会进步的生力军,永远保持先进性。八十多年来,中国青年之所以能够在轰轰烈烈的社会大变革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青年能够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起来,找到观察社会、改造社会、报效祖国、锤炼成才的科学真理。而面对新世纪、新形势和新挑战,当代中国青年首要的思想政治素质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然响亮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新世纪努力的方向,那么,广大青年要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尽快成长起来,不仅要争做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更要争做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而且成才的根本就在于大力实践“三个代表”。
生产力是促进社会进步最活跃的因素。大力实践“三个代表”,首先要求广大青年一定要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要以是否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检验的标准,经常检查和总结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施展才华、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尤其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新形势下,广大青年要发挥青年人特有的优势,把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放到突出的位置来考虑,为着发展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而努力。
先进文化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大力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广大青年一定要成为学习、宣传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先锋队,永做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党的历史上,先进青年总是接受和传播先进社会思潮的先锋,在引导社会进步思潮的发展问题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广大青年同样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广大青年在筑牢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下,以“四有”新人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观念,培育和弘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和道德规范,注重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理论素养、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在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代表什么人的利益问题从来都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题。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分配方式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怎样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个值得广大青年认真思考的特大问题。处理得不好,会直接影响着青年人的成长。只有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以此作为检验自己思想和行动的标准,把巨大的热情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具体行动,才能在服务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增长才干,进而实现和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人生,才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
论文终于写完了,我感到自己对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我们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有了进一步加强。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同时又是党小组长的我,深深地感到党的理论的博大精深,对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走向现代化更充满了信心。只要我们广大青年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就一定会在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中作出更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