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社会科学党总支召开教工党员会议,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根据学校关于“近期应着重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2004年10月24日社会科学党总支召开教工党员会议。会议由人文学院分党委书记、社会科学党总支书记潘正祥老师组织和主持,主要内容一是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二是传达相关会议精神,三是加强基层支部建设,选举产生支部书记。

社会科学党总支召开的这次学习会首先认真研读了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是学习会学习的主要内容: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党的执政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经过艰辛探索和实践,积累了执政的成功经验,主要是: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些主要经验,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增强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社会科学党总支召开的这次教工党员学习会还传达了学校近期相关会议精神。2004年10月9日学校召开分党委书记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鹿明书记在会上指出:鉴于最近一两年校园网BBS上出现了几场给我们学校带来较大负面作用的风波,要求教工党员如果有意见或不同看法,要按照组织程序向上反映,不得在BBS上随意发表,以免引起麻烦。学校组织部和人事处要牵头制定教工BBS规范。对违规者要予以警示。10月20日朱清时校长在全校干部大会上再次指出,把校内人民内部矛盾捅到BBS上,等于向全国全世界公开,会对学校和创建一流大学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要再次重申这个纪律,党员干部首先要严守。

社会科学党总支召开的这次教工党员学习会还传达了第二次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大会的主要精神。2004年10月21日第二次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大会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王太华、省长王金山、省委副书记张平分别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会议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要求。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党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安徽省成立以省委副书记张平为组长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加大我省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大力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会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应以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要做到“三个为主、三个结合”,即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以应用对策的研究为主,历史问题的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研究相结合、以现实问题的研究为主,全国性问题的研究与安徽问题的研究相结合、以安徽问题的研究为主。安徽省这次哲学社会科学会议号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切实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主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寻找科研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尽快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安徽经济服务。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学的学风,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做到道德高、文章好,坚决抵制不正之风,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围绕加强支部建设,社会科学党总支召开的这次教工党员会议通报了经过人文学院分党委会议讨论并上报学校组织部得到明确答复的,关于在社会科学党总支建制范围内,成立人文素质党支部和科技哲学党支部的决定,并且“能干、愿意干、干好事”的原则下,对新成立的人文素质党支部和科技哲学党支部的支部书记进行了民主选举,对社会科学党总支其余五个支部的支部书记进行了确认。

最后,社会科学党总支学习会号召教工党员同志们,高举双手热烈欢迎即将到来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