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振源



苏振源,男,1995年生,广东湛江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主讲课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科生思政课

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研究生思政课;

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研究生思政课;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研究生专业课;

5)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专题研究,研究生专业课。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电子邮件:suzhenyuan@ustc.edu.cn

办公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03

 

1个人简历

教育经历:

20166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

20196月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学哲学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马克思主义理论)

2022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马克思主义哲学)

工作经历:

20227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讲师

20236月至今,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纲要教工支部书记。

20241月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组长。

2学术科研成果

代表性著作及译著

1苏振源:《辩证唯物论中的“斯宾诺莎因素”》,九州出版社,20251月。

2鲍德里亚等著,鲍锡静、苏振源译:《他异性的形象》,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11

3)博内菲尔德著,孔智键、苏振源、马灿林译:《批判理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颠倒与否定理性》,南京大学出版社,20251月。

科研论文

1)苏振源、刘怀玉《马克思求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哲学构想》,《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17-25页。CSSCI

2)苏振源《马克思自然观的三重理论来源及其当代价值》,《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2-22页。CSSCI

3)苏振源《恩格斯传承德国哲学的经验与启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25-34页。CSSCI

4)刘怀玉、苏振源:《论中国道路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辩证法意义》,《宁夏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27-38页。(CSSCI

5)苏振源:《斯宾诺莎无神论介入辩证唯物主义形成史的双重渠道》,《科学与无神论》2022年第4期,11-18页。(CSSCI

6)苏振源:《马克思哲学理解史中“斯宾诺莎迂回”的三重难题》,《哲学动态》2022年第6期,16-24页。(CSSCI

7)苏振源:《“巨大的历史感”:恩格斯对唯物辩证法根本特征的阐发》,《河北学刊》2021年第2期,70-76页。(CSSCI

科研项目

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比较现代化视域下的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主持;项目编号:24JHQ024;在研)。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十个坚持’逻辑体系研究” (主持;项目编号: WK2200000011;已结项)。

3教学教研成果

教研论文

1)苏振源:《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文化哲学意蕴》,《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3期,59-66页。(AMI

2)苏振源、王世泰:《习近平关于“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及其理论贡献》,《社科纵横》2023年第3期,1-7页。(AMI

3)苏振源、王世泰:《从“五个必由之路”看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生之源》,《大庆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53-60页。(AMI

4)苏振源:《营造网络文学风清气朗的文化空间》,《社会科学报》2022728日第6版。

5)苏振源、刘怀玉:《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原因、理论逻辑与建构方略》,《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3期,18-23页。(CSSCI

教研项目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世界现代化视域下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教学探索与实践”(主持;项目编号:WY2200000017;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