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第二期顺利举办

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活跃学术氛围,加强学风建设,10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二期青年学者学术沙龙。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袁银传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如何提升科研能力”主题作经验分享。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杨保国,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部主任魏荣颜惠箭、苏振源等青年教师及学院研究生参加活动。此次学术沙龙由执行院长刘立主持。

袁银传以李达、陶德麟、顾海良三位武汉大学校长在学科建设上的探索实践为主线,介绍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历程,以点带面讲述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他指出,李达创建的马列主义教研室是武大马院的前身,其著作《社会学大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典范。他重点阐述了李达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哲学学科发展的“一体两翼”思想,并从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等方面回顾了李达开展学科建设的经验。他强调,李达的学科建设及办学理念非常先进,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袁银传以陶德麟和顾海良担任武大校长期间马院的蓬勃发展为例,说明学科领军人物的重要性,强调人才队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要素。他介绍了武大马院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举措,以及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的积极探索和优异成果,并凝练总结出当前马院和学科建设的有效经验。

关于如何提升青年学者的科研能力,袁银传认为,青年教师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研究方向的经验优势,将先前的科研基础与当前的学术热点研究相结合,又要注重多读多思多写,积极发表论文,踊跃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并建议在基金选题上及时关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和权威期刊论文目录,注重在学习借鉴和申报实践中实现自我成长。

在互动交流环节,针对如何动员青年教师参与科研项目,青年教师如何平衡科研和教学等问题,袁银传逐一予以解答

最后,袁银传对中国科大马院2022级硕士生论文预答辩题目进行点评,并对同学们提出了论文写作要明确方向、充分准备、聚焦重点、切忌选题宏大等建议。

此次青年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加深了在座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的认识回应了青年教师和学生学术研究中的疑惑,引发了大家深入思考到会师生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