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实交融”马理学科系列讲座在学院310会议室举行。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洪晓楠教授应邀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历程、建设成就与发展趋向》专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刘立教授、党总支书记褚建勋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魏荣教授、钱斌教授、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刘明老师及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刘立主持。
报告中,洪晓楠教授结合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史、主要内容和发展成就等方面进行深入阐释,为我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兼具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操作性的战略路径与对策建议。
洪晓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发展脉络入手,分析了第四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价排名情况,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经实现从科学到专业再到学科的转化,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他强调“马院姓马,在马言马”是马院发展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洪晓楠认为,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互联网技术时代的问题,从分析互联网技术体系的根本性质入手,阐明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体系是如何改变当前社会的生产方式,从而实现学科示范引领发展、学科分化和整合发展、学科内涵和质量发展以及学科建设的全面均衡发展。
针对如何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问题。洪晓楠指出,青年教师应立足教学与科研双向发力,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参与各类教学竞赛锤炼育人本领,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培养创新意识。他还大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多与同领域内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沟通,提高申报书质量,不断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
在交流环节,褚建勋就我院实际发展情况和本次报告主题,对“如何在理工科院校建设特色马理论”分享心得体会。刘立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要以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提升为重点,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努力开拓学院教育教学事业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