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原社科部)2001级与2002级校友重返母校,通过校园参观、校史学习、座谈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深情回顾了母校的发展历程,并深入了解了学院近年来的办学成果。
重聚母校,温情启幕。午间,校友们在东校区专家楼自助餐厅共进午餐,大家自由交流,回忆校园生活的点滴趣事,分享毕业后在教育、科研、行政等领域的成长经历。多位校友感慨:“回到母校,熟悉的建筑和亲切的乡音,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漫步校园,传承精神。午餐后,校友们重游教学楼、图书馆、樱花大道等标志性地点。校园内绿树成荫,现代化教学楼与历史建筑交相辉映,校友们纷纷驻足拍照,记录母校新貌。下午,全体校友集体参观校史馆。通过珍贵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科技成就展等,大家重温了科大“南迁重建、二次创业”的峥嵘历程,深刻感受到母校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中的卓越贡献。讲解员结合“两弹一星”精神、科大量子科技突破等案例,生动阐释了科大人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座谈交流,共谋发展。返校座谈会于马克思主义学院310会议室举行,学院党总支书记褚建勋,副院长、2002级校友汤俪瑾,退休教师潘正祥、史玉明、张金秀、魏百芳应邀出席,与校友们重温母校时光,共话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褚建勋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并向校友们汇报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在自由交流环节,校友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2001级校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瑞涛、江苏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胡志强、中国海洋大学马院教师江宏春,2002级校友、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储昭斌、安徽省委党校中共党史部副主任胡珺、安徽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所副所长陶武、诺亚控股荣耀家族传承副总经理陈昆才等就人才培养、校友资源共享等畅谈建议。褚建勋表示,将认真梳理校友意见,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2025年正值2002级校友毕业20周年纪念年,校友们重返学院欢聚一堂,增进了大家对母校的感情,凝聚了校友力量,加强了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为在校学生近距离接触知名校友、了解行业发展、做好职业规划等提供了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