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讲座 商务部原副部长蒋耀平作“AI赋能外贸数智化”的专题报告

1016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东校区5101教室举办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讲座,商务部原副部长蒋耀平应邀作专题报告“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AI赋能我国外贸数智化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常进院士、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刘立教授、党总支书记褚建勋教授出席会议,“形势与政策”课程组教研室副主任陈海超老师和全校选课同学80多人参加。会议由褚建勋主持。

常进校长首先致欢迎辞。他指出,中国科大自1958年以来始终秉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坚持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致力于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究与人才培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进步人才。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积极推动科学技术与人文深度交叉融合,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和现实国际问题。这场报告聚焦数字智能与我国外贸战略的学术报告,正是这种交叉融合的生动体现,意义非凡。

常进校长全程听完近两个小时的报告,时而记录要点,时而与蒋耀平副部长所讲的全国统计数据还有互动。整个讲座分为三大模块“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紧扣“AI赋能我国外贸数智化提升”核心主题,深度解读人工智能作为引领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如何为我国外贸领域数智化转型提供关键驱动力,明晰其在重构贸易逻辑、激活发展潜能中的核心价值。

蒋耀平指出,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今年一开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接连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他以中国自主研发的“AI时代的超级母舰”为例,介绍了我国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我国正在迈向全球引领的机器人强国,AI赋能我国外贸数智化跃升成效显著。

蒋耀平强调,在全球贸易数字化转型浪潮中,AI技术作为“核心引擎”,深度赋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三大领域,推动我国外贸突破传统增长瓶颈,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效双升”的关键跨越。我国外贸以创新为核心引擎、AI技术为关键赋能手段,主动拥抱全球能源转型浪潮,持续强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产品的优质供给能力,精准匹配国际市场多元化需求。外贸“新三样”的崛起,为中国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提供了系统性范本。

蒋耀平指出,AI为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提供无限可能。AI深度重塑服务贸易生态,重构供需关系,催生“体验即消费”的新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培育协同发力,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他以霸王茶姬为例,认为AI对服务贸易的重塑,本质是通过数据穿透、算法优化、智能执行三大技术能力,精准破解传统服务贸易“非标性、时空限制、人力依赖”的核心痛点,进而推动标准化、线上化、规模化,引领全球服务贸易进入“智能驱动、无界流动、规模增长”新阶段。

蒋耀平表示,AI推动我国数字贸易实现能级跃升。AI从平台运营端、产业链、供应链端及消费者端多维度深度赋能,推动跨境电商持续向全方位智能化方向发展。AI从突破跨境贸易传统壁垒,重构全球产业链协同模式,推动数字贸易标准创新,降低中小企业出海门槛,促进跨文化价值传递,构建抗风险供应链体系六个方面深度赋能跨境电商创新发展。他以义乌电商为例,生动阐释了中国用技术普惠打破壁垒,用规模化应用创造价值的独特优势。

针对下一步发展政策建议与展望,蒋耀平提出“技术突破与产业基础形成共振、政策与生态协同构建发展趋势、全球数字贸易红利窗口持续打开”三个核心机遇,与“技术短板与场景适配瓶颈制约深化、数据安全与伦理治理风险凸显、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博弈加剧”三个关键挑战。并给出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与场景创新、构建贸易全链条数字化支撑体系、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筑牢安全与伦理防线、加强人才培养与智库建设、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建构六方面政策建议。

在互动交流环节,蒋耀平从教育角度对年轻老师和学生提出建议。他表示,大家要做好自己的事,在学校集中精力学习知识,除了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学习AI知识。发挥本专业优势,以积极的心态去理解、学习和运用AI,让其成为发展的得力助手,不能以传统模式发展,而要用AI的方式思考发展,发现机会,创造机会,赢得机会,相信一定会创造美好。

会后,褚建勋向主讲嘉宾蒋耀平赠送了缩微海报纪念牌,并诚挚希望其更多地关心支持中国科大马院的发展,指导马院围绕AI与新质生产力政策组建高端智库献计献策,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