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
专业代码 |
030207 |
专业名称 |
国际关系 | |||||
2010年硕士实招人数 |
6 |
2011年拟招 硕士人数 |
15 |
其中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 |
3 | |||
专业介绍: 本学科根据国际形势和我国总体外交发展需要,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培养具有深厚的国际问题理论功底和擅长进行学术研究、科技开发及跨国经营的文理复合型人才。要求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基础,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有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对当代重大的国际政治现实和理论问题比较熟悉,能正确运用相关理论观点和方法对一般国际关系问题、地区问题、国别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的相关工作以及外事和涉外机构的工作。 | ||||||||
硕士招生 | ||||||||
硕士研究方向 |
硕士考试科目 |
覆盖范围 |
参考书目 | |||||
01科技外交 02经济外交 03文化外交 04大国对外战略与政策 05综合国力竞争与治理 06全球化与国家系统安全 |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 ③638现代科技知识; ④859当代国际关系 |
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沿、科技推进传统产业现代化、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同国家科技强国的途径与经验、高科技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新技术革命的世界影响和我国对策。国际关系的形成及其在当代的演变、国际关系中的基本行为体、国家的对外政策与手段、国际组织、国际法、冷战后的国际战略与安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当今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21世纪的世界格局与国际关系发展趋势、中国外交战略与世界的和平发展。 |
①《当代世界科技》 周光召主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年版; ②《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 俞正梁等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第二版); 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等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 |||||
复试形式与内容 | ||||||||
基本概念:高科技主要前沿和特征;高科技与经济发展;高科技与国际政治;高科技与社会进步;高科技与国家安全;高科技与大国关系;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际格局;国际分工;国家对外政策;联合国组织及其机构;国际法;全球问题;国际战略;国际反恐;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当代自然科学重大问题;和谐世界;协调发展。 基础理论:国际关系的历史形成;当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国际关系行为体;对外政策手段;冷战后的国际危机;全球治理的途径;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美日欧俄战略合作与竞争;中国的外交大战略;中国的和平发展;联合国改革的目标与大国较量。 复试形式为面试(包含大约5分钟的英语听说能力考核和不少于15分钟的专业知识与相关问题问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