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安徽省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在中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集体备课会

2024522日下午,安徽省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集体备课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0会议室顺利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旨在进一步加强安徽省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交流与研讨,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省内多所高校的思政课资深专家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共同探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前沿问题和实践经验。

会议由中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安徽省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刘立教授主持。刘立首先代表会议主办方,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促进安徽省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发展。

会上,中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政课课程组(教研室)教学情况汇报。其中,“自然辩证法概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研室介绍了教师队伍的构成、备课情况以及教研成果。该教研室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哲学系的优秀教师组成,教师队伍呈现“老中青”的合理结构。2024年全年共有6次全体备课会,2025年已举办2次,内容涵盖集体学习、教学与考评交流、新进教师试讲等。教研室老师在《自然辩证法通讯》《哲学分析》《科学学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等刊物发表了高水平研究成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组汇报了教学管理情况。该课程组集体制作了统一的PPT课件采取统一评价方式,实行“签到+课堂作业+期末考核”模式,确保教学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组介绍了特色教学方法。该课程组选取67篇主文献,分专题讲授,授课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进行优化。每学期开展三次集体备课,并根据新的时政内容对课程进行调整优化,保持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在专家点评环节,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柳泽民教授指出,中国科大研究生思政课学生多、任务重,课程开设较为全面,“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应与科技哲学、科技史相关专业课程区分开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专题式教学体现了思政课教学的鲜活性同时也需要体现教育的一贯性和标准化特征,注重差异化教学,让真理的光芒在学生心目中扎根。

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委员郭金明教授认为,中科大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课堂准备充分,情感充沛,效果良好但学生的专注度和课堂投入度还有待提升。思政课教师需要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

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委员闫成俭教授强调,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学生的思想觉悟、党性修养与未来成长道路有着深刻影响要旗帜鲜明地开好和讲好思政课,让学生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委员虞满华教授对中科大思政课教师的课堂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教师们案例丰富,讲解生动,功底深厚,视野宽广,到课率也很高。

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委员阮超群教授表示,中科大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组织规范,亮点纷呈。建议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环节,增强主体间性,多抛出问题,引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思考,以提升课堂效果。

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委员郭跃教授分享了自己在不同院校听课的感受,认为中科大马院非常重视研究生思政课,能够保持小班教学和每学期三次以上的集体备课,值得学习。同时,他也提出了本科硕士思政课一体化步步高问题,对本硕博思政课衔接难题进行了分析

在交流环节,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柳泽民教授分享了安徽医科大学思政课建设经验。他认为,思政课学生群体具有差异性,教师需要在课堂中体现出教育的情怀,把大道理讲深、讲透,让学生有所触动。

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主任委员牛小侠教授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对中科大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研究生思政课与本科思政课之间具有连贯性与衔接性,但研究生思政课需着重体现更高的思辨性、学理性特征。教师讲课时的PPT文字不宜过多,应突出课程讲授的重点和焦点。

与会专家和教师们一致表示希望我省各高校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推动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安徽省研究生思政课分教指委、中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