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团队(教师:江可可,学生:张一诺、杨嘉欣、李凯丽、钱洁琦、周海林、赵家煜)前往绩溪县博物馆,开展安徽省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宣城)实践教学课程设计项目《探寻绩溪文博古韵,培育文化传承新苗》的实践教学活动,依托安徽宣城的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等资源优势构建沉浸式、体验式实践教学场景,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徽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文化传承意识。
绩溪作为安徽文化核心区,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徽墨之乡等称号。绩溪县博物馆以绩溪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基本内容,承载多元化的文化教育价值。绩溪县博物馆内珍藏着众多承载着绩溪历史记忆的文物,课程以馆校合作的方式展开。活动伊始,在老师和场馆讲解员的介绍和引导下,同学们开启了文物溯源之旅。在博物馆中,同学们详细了解了绩溪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发展历程、重要历史事件以及特色地域文化。学生们认真聆听,不时驻足凝视,彷佛与历史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
在学子传声环节融入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成为讲解主体,在实践中深化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代表张一诺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串联起博物馆内相关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以许家朋、程开甲与李夏三位绩溪籍优秀人物的不同人生轨迹为脉络,生动讲述了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感人事迹,清晰勾勒出红色基因在绩溪大地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传承脉络,引发在场学生的强烈共鸣。
在非遗体验环节,同学们分别体验了漆扇制作和拓印两项内容。在漆扇制作体验区,同学们详细了解了漆扇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同学们小心翼翼地进行操作,将精心挑选的漆料滴到水中,以点、甩、弹、划等手法,在水面绘出自己心中的图案效果,再晕染在扇面,绘制出独一无二的扇子图案,感受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在拓印体验区,同学们纷纷拿起工具进行尝试,从铺纸、喷水到捶打、上墨,当一张张清晰的拓片从自己手中诞生时,大家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此次赴绩溪县博物馆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入了解了绩溪的文博古韵,增强了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以绩溪县博物馆为基地展开思政课教学,是践行“大思政课”理念,提升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同时也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地域文化内核,激活徽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让更多的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为文化传承的新苗。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