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第十期讲座在学院310会议室举办,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江教授应邀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大国竞争》专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刘立教授、党总支书记褚建勋教授、副院长魏荣教授出席,部分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讲座由褚建勋主持。
卢江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霸权体系及大国竞争态势等核心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发展实际展开深度剖析。
卢江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之变、科学技术革命之快、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紧、现代化发展道路之新四个方面阐释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征。他表示,人类迄今为止对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多元纷呈,即便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也有三种代表性的模式。一种是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模式,即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第二种是以德国、韩国、日本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以带有典型的国家干预、政府主导和财阀控制为特征;第三种是以瑞典、芬兰、丹麦等为代表的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现代化没有定于一尊的模式,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卢江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征总结为十个方面,重点讲述了经济危机与经济格局重塑及冷战思维与地缘政治军事冲突。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周期,增长普遍放缓;二是我国属于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外贸依存度高,外部环境恶化导致出口型企业转型升级困难;三是发展阶段转变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四是长期积累的体制结构性问题逐渐显现。但他同时强调,应对国家发展保持信心,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并具体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信心的来源。美国试图通过制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来阻止国际资本流向中国,对此他表示,中国通过九三大阅兵、试射洲际导弹等一系列举措,向国际社会明确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完全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稳定,能够为国际资本提供安全可靠的营商环境。
卢江强调,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背景在于错综复杂的国外经济形势。他深入解析了美国霸权体系的构建——以美元、石油、美债为核心工具,形成全球金字塔式分工,即美国处于顶端消费国,通过美元霸权收割全球,部分国家被锁定为资源国或生产国。并以日本、苏联为例,剖析美国对崛起国的打压,指出美国将中国视为首要挑战,试图复制打压日本、苏联的模式来打压中国。中国通过接待外国领导人访华、出访东南亚国家以及主办中国—东盟会议等一系列外交举措,在地缘层面有效巩固了外资和外贸的稳定,彰显了深远的战略布局。
讲座尾声,卢江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指出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抵御意识形态渗透的关键。
褚建勋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卢江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国际政治关系及大国竞争中的现实问题。这一阐释不仅有助于个人以国际视野思考大国竞争关系,也对我院学子如何深化专业学习、规划职业方向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