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前辈说”2025年第四期专场活动

为进一步拓宽研究生眼界,丰富研究生学习生活,1017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在学院108会议室举办“前辈说”2025年第四期专场活动。本次活动以“青年多元成长与破圈精神”为主题,特邀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宜良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他从冷门专业学生到全网科普红人的转型历程。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刘静静主持。

活动伊始,刘静静简要介绍了嘉宾背景。在专题分享环节,张宜良博士以“当代青年把握时代与机遇”为主线,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在冷门领域实现破圈的智慧与勇气。他首先回顾了从专心科研到跨界转型的心路历程,鼓励青年突破外界束缚,追随内心需求。针对水产养殖专业,张宜良深入分析了其战略意义,他通过数据可视化,生动展示了水产养殖在全球食物供应链中的重要性。张宜良分享道,“践行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青年投身基层的机遇。

转型经历部分,张宜良分享了如何将专业劣势转化为创新动力。他通过短视频和综艺节目传播水产知识,成功打破学科壁垒。张宜良强调,“破圈”需具备三点特质:清晰的自我认知、多元目标追求和高效时间管理。他以自身为例,说明如何通过科普书《水产博士的破圈实验》、助农直播及文旅活动等实现价值延伸。他总结道:“在时代包容与运气加持下,每一名普通青年都能触及无限高度——关键在于多比一比差异、多走一走旷野、多看一看机会、多试一试变化。”

自由提问环节,针对前期征集的“如何平衡学术与跨界”“理论宣讲如何吸引青年”等高频问题,张宜良与想现场同学展开互动。他建议,宣讲应结合青年语言和生动案例,如用短视频拆解复杂理论等,强调“开始比完成更重要”。

本次交流会搭建了优秀前辈与在校青年的双向平台,助力同学们理性规划职业路径。据悉,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辈说”系列经验分享活动已连续开展四期,往期活动中,党政机关校友解析职业规划、分享备考及基层实践经验;中小学及高校教师校友围绕教职应聘、学术成长展开深度交流。未来,学院将聚焦学生需求,邀请更多领域前辈分享经验,助力学子找准职业方向、行稳致远。


(马克思主义学院)